close

[轉貼自]http://blog.sina.com.tw/lordlost/article.php?pbgid=34246&entryid=592943


更改瀏覽器的快取(cache)位置(IE、Firefox、Chrome)自從記憶體降價,就虎視眈眈的在等待最佳入手時機以及『財政部長』的核可,打算一口氣把記憶體加到滿,最近總算等到了機會,因為換了主機板ASUS P5QL-E,所以趁機也買了四支2G的DDR2 800插上去,接下來,就是想辦法讓記憶體的使用率達到最佳化.......


安裝了Gavotte這套RAM DISK軟體後,使用了PAE,把XP用不到的記憶體全部拿來當RAM Disk,於是便多了一個4.7G的RAM DISK,這個軟體是免費的,教學檔也一拖拉庫,我就不贅述了,請自己到這裡來翻

想當然爾,隨後的動作當然是要把所有的快取和暫存檔都要一股腦的往那裡塞了,好處就是,記憶體的讀寫速度是硬碟的好幾十倍,暫存和快取都會一直重複寫入和讀取,而通常也會製造出很多垃圾出來,使用了RAM DISK,以後只要一關機,這些垃圾就完全沒了。

目前我自己已經修正至RAM DISK的快取和暫存區有:

1.系統TEMP。
2.RAR壓縮TEMP。
3.會聲會影及PHOTO Impact暫存區。
4.檔案下載暫存區。
5.XP Page File。

接下來要開刀的就是最會產生垃圾的瀏覽器了,其中Google Chrome剛出來的時候,我一直都找不到移動Cache資料夾的方式,於是便懶得使用Chrome了,因為我已經無法忍受那些網路垃圾佔據我的硬碟,後來找到了方法,才又開始使用,這裡一併分享給各位:


1.M$ Internet Explorer

這個最簡單,在功能表列選擇『工具』--> 『網際網路選項』 --> 『一般』頁簽  -->  『設定』瀏覽器歷程記錄 --> 『移動資料夾』至R:TEMP,這樣就完成設定了。

2.Firefox
a.在網址列鍵入:“about:config”,開啟設定頁面。 
b.在篩選條件中鍵入:“browser.cache.disk.parent_directory”。 
c.雙擊該項目,便可更改其內容,輸入快取資料夾的完整路徑。(例如R:TEMP)
d.若找不到該項目,則需自己新增,屬性為字串,一樣輸入快取資料夾的完整路徑。
e.關閉設定頁面,重新啟動 Firefox。


3.Google Chrome
Chrome 磁碟快取資料夾 Cache 的預設位置:User DataDefaultCache。
其中「User Data」是 Chrome 個人設定檔資料夾。預設位置:
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ChromiumUser Data
也就是說,個人資料同快取是放在一起的。變更快取的位置就是要將快取分開,方便對個人資料進行備份。

要更改快取資料夾的位置,需要修改Chrome的捷徑執行參數,以便在執行Chrome時便指定好位置:
a.在執行Chrome的捷徑上按右鍵,選內容。(如圖)

b.原執行參數為"C:Documents and SettingsXXXXX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GoogleChromeApplicationchrome.exe"   (XXXXX會依照不同使用者而不同)
c.修改為"C:Documents and SettingsXXXXX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GoogleChromeApplicationchrome.exe" --disk-cache-dir="R:TEMP"

(前面不用理他,加上橘色的部分就對了)

這樣以後執行Chrome時,便會指定將快取寫至R:TEMP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yuanyiin 的頭像
    chyuanyiin

    PCTOP 銓尹行銷顧問有限公司 CHYUANYIIN 的談天說地溫馨小窩

    chyuanyi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