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貼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Tgb1J2afERt1u1MV24WfTDY7SQ--/article?mid=3&l=f&fid=7


如何向上管理

    提案打回票、資源沒批准、意見不被重視,問題出在那裡?管理上司,如何成功上路?
現代企業,部屬不再完全依賴上司,因為面對日益複雜的競爭環境,上司也必須依賴屬下。
勇於擁抱變革的組織,部屬也必須「向上管理」。但是,應該如何管理上司,讓上司不至成為變革的阻力?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教授霍洛維次提出了十項管理上司的法則,幫助所有經理人改善與上司的關係,
改進決策的速度與品質,並增加信任感。


1.幫助上司做決策
   ◎ 提醒上司,上次討論了什麼、目標是什麼; 提醒他過去因為議而未決造成哪些問題。
   ◎ 告訴上司你希望他做什麼,哪些項目最需要他的協助?扼要說出所有列入考慮的做法與你的選擇標準。
   ◎ 提出事實或資料來化解可能的爭議;多用圖表和影像來幫助他快速進入情況。
   ◎ 會議結束後,以書面記錄上司的決策,確保溝通無誤。切莫公開批評最後的決策,而成為這個決策的最佳守護人。


2.管理上司的時間
   問題愈簡單,讓上司花在上面的時間就要愈短,幫他準備資料、做摘要、綜合不同的資訊與可能的選項。
不要把例行性問題與重要問題混為一談。


3.不需要他的意見,就不要去問他

   ◎ 避免拖延,先挑對時間;節省長官的時間,不僅要鎖定重大議題,還要挑對找他做決策的時機。
   ◎「先見林,再見樹」先從基本任務談起,提醒上司你的目標是什麼,目前進度如何,哪些地方需要他提供意見。


4.資訊不是資料

   給老板的資訊必須經過篩選、分類、強調視覺效果、抓出重點。經理人的工作是將蒐集的資料轉為有用的資訊。
不要只給壞消息,也不要略過某些關鍵資訊。參與上司非正式人脈網,幫助掌握環境。


5.不要只帶問題來見他,連解決辦法一起帶來明確訂出可行做法、工作項目、期限及必要的人力資源。
所以,不是把難題丟給上司,而是清楚告訴他,在這些解決問題的步驟中,需要他幫忙的地方。


6.不要以為上司知道的跟你一樣多
   不要以為上司知道的跟你一樣多,而是假設他有了解的能力;教會他。
因他看問題的角度比較廣、組織部門間的互動關係掌握比較準。所以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餵一堆上司不懂的技術性資料,迫使他同意。這方法可能有效,確也可能造成溝通障礙,導致雙方信賴不足。
第二種==是教育上司:利用易懂的語言、文章、舉例、標竿做法與摘要方式,幫助他掌握問題。有了了解,你們的關係就不再那麼緊張,信賴感有助於更好的決策。


7.授權:不斷試探
   職務上的授權並不容易定義,這時,你也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打安全牌,凡事徵詢上司。它的後遺症是上司可能認為你無法擔任重任。
另一種做法,則是先做了決策再說,但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並沒有決策權。

試探水溫」是介於這兩種方法之間的較佳策略,對於無前例可循的狀況,尤其適合。


8.不要承諾無法達到目標
   不要承諾無法達到目標,避免意外狀況:信任感會打折!
信任感無法一夜間培養出來,你必須避免因為說到做不到,或者意外連連,而被上司認為不值得信賴。
自己無法處理的案子,不要承諾完成期限,應該在計劃開始之前,與上司商討優先順序,以免自己成為日後阻礙進度的瓶頸。
要避免意外狀況發生,最好與上司一起進行風險評估,設定願意共同負責的前導指標,以便掌控意外。


9.管理文化上的差異
   管理上司不僅要了解他的人格特質,還要了解自己的傾向。
假如你是流程取向的人,你可能會以正反並陳,條列任務的方式提案,萬一你的上司是個行動派,不如給他一份摘要就夠了。


10.書面文件不可草率
     很多人以為上司反正還會修改,所以書面文件草率處理,表格沒做完,內文沒有通順、資料遺漏等。
草率會影響別人對你的信賴,當修改和補充愈來愈頻繁,不久後,你原有的授權,也將會被上司收回。

人才是競爭力的關鍵  知識是競爭力的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yuanyi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